光子嫩肤、注射玻尿酸、垫鼻子、拉双眼皮……近年来,我国“颜值经济”发展迅猛。今年初,有机构发布的《2021中国身体塑形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估计2020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为1975亿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行业增速有所放缓,预计后期将逐步回暖。
与医疗美容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还有种种行业乱象:有的非医疗美容机构从事医疗美容治疗,有的非正规培训专业医师擅自执业,还有的违法使用不合格的医疗美容产品。
什么是医疗美容?该怎么看待它?它真的能满足每个人变美的愿望吗?对庞大的求美群体,整形专家最想告诉大家什么?本期“健康直通车”专访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栾杰教授,聊聊医疗美容那些事儿。
“整容是整形的俗称,但不够准确,比如为逝者整理遗容也是‘整容’。而医疗美容是正式的学名,很多人将它简称为‘医美’。”在栾杰看来,医疗美容和整形之间并非泾渭分明,“整形外科是个学科,从学科专业、技术层面、治疗目标来讲,整形包含了医疗美容。一般而言,整形外科既要考虑外观,也要考虑功能,比如为患者修残补缺、实现再造功能等,而医疗美容的动机相对单纯,就是为了外观好看,相对比较简单。”
“大家普遍同意拉双眼皮是医疗美容手术,但是如果手术失败了,再修复就属于整形手术,这样的划分是不是太机械了?”栾杰表示,医疗美容和整形在基本原则、需要的知识等方面是一样的,两者实际上没有办法分家。
现实中,有的医疗美容机构将求美者称为“顾客”或“消费者”,这在栾杰看来是无法接受的——“如果把求美者当顾客,那么医生就不配称为医生,而应该叫‘老板’。老板的目的就是赚钱,可是您敢去这样的医美机构吗?”栾杰说。
按照规定,开展医疗美容的机构必须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必须有执业医师资格,护理人员必须有护士资格。同时,有资格的人员也必须在有资格的机构中实施医疗美容项目,不能超范围开展没有审批的项目。
“医疗美容的本质归根结底还是医疗行为,这个定位一定要明确并且坚持。”栾杰说,医疗美容技术是一种侵入性技术手段,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由于治疗手段的特殊性,一旦失败,有可能对人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危害,所以不能将医疗美容归纳为消费。
“我们不应该把医疗美容视为产业或者新的经济增长点,忽视它的医疗属性。如果把医疗当作消费,就会存在过度医疗的问题。”栾杰说,现在许多医疗美容机构过度强调服务属性,淡化医疗属性和医疗规则,由此滋生了不少行业乱象,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热玛吉”“水光针”“线雕”……近些年,在割双眼皮、垫鼻子等传统整形美容项目备受青睐的同时,一些新的医疗美容名词悄然流行起来。
“按理说,医疗美容行业中不应该存在‘流行’的项目或技术。”栾杰指出,流行意味着一闪而过,比如某一时期流行喇叭裤,再过段时间流行阔腿裤,“这样的时尚在服装、发型等领域都没有问题,但是在医疗美容领域就容易引发风险——对有的人来说,‘流行’的医美项目不一定适合自己,在这方面赶时髦并不可取。医疗美容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外表,更与患者的健康密切相连。如果某个医美项目流行了一阵,又不流行了,做了手术的人还能变回来吗?”
“举个例子,20年前美国的隆乳手术追求的是胸部越大越好,很多人做完一次手术后要求再做一次,并非是因为手术失败,而是认为胸部还不够大。最近几年出现了新的趋势,很多要求二次手术的人,往往是想把大的假体换成小的,小的假体换大的假体相对容易,反过来就比较麻烦。”栾杰说。
“整形外科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有退路。”栾杰指出,“比如使用玻尿酸就是有退路的,它可以溶解,过几个月可能就没有了。但是有些手术做完以后就回不去了,或者如果想回去,需要付出通常来说难以接受的代价。比如拉了双眼皮就再也变不回单眼皮了,双眼皮做宽了再变窄真的很难。因此求美者一定要考虑清楚,很多人没有想清楚就整了一张‘网红脸’,大额头、高鼻子、尖下巴,再想变回来非常麻烦。”
现实中,有的人追求形似某明星的美感,甚至追求某些极致的整形效果。在栾杰看来,这与医美铺天盖地的宣传、营销密不可分。“许多医美广告具有诱导性,一味强调做了某项目就会变美,对其中的风险却只字不提。一些医美机构通过炒作新概念制造流行趋势,目的就是为了吸引人从而赚钱。”栾杰指出,在一些非法整形美容机构,很多求美者最先见到的往往不是医生,而是所谓的“医疗美容咨询师”。这些“咨询师”大多没有医学背景,根本不懂医疗,反而深谙求美者的心理,盯住他们口袋里的钱,使出浑身解数忽悠人。“很多医疗美容机构投入大量的金钱做营销,花钱买案例,就是希望说动求美者花钱。求美者千万别被这些咨询师说昏了头,每个人都不一样,用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当案例,能整成蒙娜丽莎吗?”
“作为医生,我非常理解大家对美丽的强烈向往,但还是想告诉大家:你的独特,才是最美的样子。”栾杰坦言,每个人的容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正是个体的魅力所在。吸引力往往来自差异,而非普遍。也许稍加改善,个人的样貌更有魅力,但若追求千人一面,美便不复存在。
“其实,所有来做医疗美容手术的人,本质上都是不自信,只是程度有多有少。医疗美容的技术手段就是来帮患者恢复信心的,但不是万能的,要冒很大的风险,可能付出很大的代价,不要把自己的未来和人生寄托在外貌上。”栾杰强调,医疗美容没有那么神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比如医疗美容可以把很明显的疤痕变得不那么明显,但是想要彻底消除疤痕,是做不到的。”
在栾杰看来,近期网络上出现的“小腿肌肉阻断术”“精灵耳”等反映出当下一种畸形的审美,“审美可以变,但人不是橡皮泥,可以随意拉扯而不考虑后果。畸形的审美往往源于畸形的心态,现在不少年轻人有容貌焦虑、身材焦虑,与浮躁的社会心态有关”。
“对医生来说,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甄别患者有没有心理问题,了解患者整形的心理预期,评估当前的技术手段能否达到患者的要求,权衡患者的获益是否大于风险。”栾杰介绍,在决定手术前,医生要花很长时间了解患者的动机。有的患者是在生活中遭遇变故后,产生了整形的念头。“比如有的女性遭遇丈夫出轨,而出轨对象胸部较大,就认为丈夫出轨是因为自己的胸小,决定做隆乳手术。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会对她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其实,医疗美容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建立自信,并不能真正帮我们解决人生中面临的很多困境和问题,真正的自信还是源于人的内心。”
“医生的责任是用最恰当的手段帮助患者达到自己的愿望,但是我们不能超出当前的技术水平和自己的能力,更不能盲目答应患者、隐瞒手术风险,这是整形外科医生的道德底线。”栾杰着重强调,如果决定做医疗美容,求美者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整形外科医生的帮助。
2017—2018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部署开展了为期1年的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取得一定成效。
2020年4月3日,国家卫健委等8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强化自我管理主体责任,积极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着力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强化社会监督推进社会共治。
2021年6月10日,国家卫健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定于今年6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开展医疗美容相关活动的行为、严格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行为、严厉打击非法制售药品医疗器械行为、严肃查处违法广告和互联网信息。
“开心颜”:整形的流行暗合了人们急功近利的心理,毕竟,看脸一目了然,而发现内在需要时间和精力。
“HERE”:整得千篇一律,整得内里“空虚”。年纪越大,阅历越多的时候越发现“美”这东西,没有那么肤浅。
标签: #医美整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