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中国上古名医扁鹊的“病有六不治”理论,即:“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天下的病多,但是医生真正能治的少,而且需要从一开始就切入、调养,才有可能遏制病的发展。所以病有六不可治:不明事理、不讲客观的不治,爱惜财物重过爱惜身体的不治,放荡形骸、纵欲享受、饮食无度、穿衣不合季节的不治,阴阳错乱的不治,太瘦弱、不能吃药的不治,不信医生的科学道理、信巫术鬼神的不治。
看了这一段,我们才知道,原来扁鹊之所以成为神医,并不完全是因为他医术高超、起死回生,而更是因为他知道教育自己的客户、取舍自己的客户(病人)。在接下客户之前,他就告诉他们说,除非你真的能成为我能治的那种人,否则我不能治你的病。
从这个“六不治”的角度来看,医生这个职业和价值投资还真是非常相像。不论对于管理客户的钱的资产管理行业、还是为投资者提供建议的研究分析行业来说,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再好的价值投资、或者价值研究机构,也不可能满足所有的客户,而必须对客户进行甄别,明白什么客户是可以服务的、什么客户是很难服务的。
不信?咱让价值投资的泰斗沃伦巴菲特来A股转行做分析师,路演个专门抓涨停板和市场热点的投资者试试?事实上,股神巴菲特是非常挑剔自己的客户。他甚至在早期的年度报告里,不止一次明确指出,如果客户不能适应他的价值投资理念,就最好不要买他的基金。
这里,就让我们来看看,神医扁鹊的“六不治”拿到价值投资里,都能对应怎样的情况。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一个不讲道理的客户,不管他是资产的出资方,还是卖方研究员面对的投资经理,都是不能帮他管理投资的。
比如说,有的客户喜欢让投资者抓出每个季度的热点,还要有一定的涨幅。问题是,抓住每个季度的热点可能吗?如果可能,这个人凭借这样的能力,一定能够轻松的身家亿万、炙手可热,他为什么要出来为了一点点工资、或者基金管理费服务客户呢?这样的要求,自然不能算是讲理。
轻身重财,二不治:对应到投资,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轻价值、重价格,轻思考逻辑、重投资结果”。不过,这样的投资者在A股似乎为数众多。
衣食不能适,三不治:有些资产不能忍受价值投资中可能产生的巨动,对于这种资产,也就很难让它们参与到价值投资中去。
举例来说,在目前发行的大部分二级市场股票资产管理产品中,为了顺应客户的需求、照顾客户的感情,“清盘线”都是必备的条款,大多数定在八成,有些甚至定在九成、甚至九成半。但是,谁又真能保证在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中,不亏20%?难道一只凑巧在2015年6月、上证综指5100点时候发行的基金,在大盘跌到2600点、也就是几乎赔了50%的时候,只亏了21%,也不能算是一只好基金吗?但是根据清盘线它就必须清盘,对吗?
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有些资产,来历不明,甚至有些管理者也会通过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获取资产的管理业务、或者投资的研究服务业务。对于这种情况,可以说不仅是违背了价值投资的理念,甚至有可能触犯法律法规了。
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有些资产的投资周期、也就是资产的“体质”,和价值投资能够给出的投资周期不匹配,这种投资也就很用价值的方式难管理。
举例来说,有时候我们会听到这样的问题:“我这笔钱可以拿来三个月、半年、一年,你看我投点什么好?”问题是,谁有把握在需要很长期限的价值投资中,保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给出让人满意的回报呢?对于这样的需求,当然只能建议他们去买货币基金或者银行理财产品了。
信巫不信医,六不治:这句可以算是扁鹊对“六不治”的总结了,连医生都不相信,还能怎么治呢?不信医生、信巫术的病人,又怎么能让他听从医生的指示呢?对价值投资没有基本的信心、相信聪明技巧一样可以挣钱、甚至挣更大钱的资产们,又怎么能用价值投资的手段管理好呢?
不过,用“六不治”来要求病人,或许真的要求太高了些,大家就是喜欢吃烧烤、玩通宵嘛,这些玩的都不让,活着还有啥意思呢?短期[]暴利都做不到,还做投资干什么呢?所以呢,这也许就是千古神医只有扁鹊等寥寥几人、当代股神也不出巴菲特等几位的原因吧?
标签: #扁鹊“六不治”与价值投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