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校尤其是顶尖高校的博士,对于学术研究理应有着更为严格的标准,和更苛刻的自律意识,但于艳茹关于“研究”18世纪法国新闻业“投石党运动”的这篇论文之“出炉”,确实令人震惊。这篇被指严重抄袭的论文发表时,她还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如今,已在新单位参加工作的于艳茹,面对如此严重的学术不端事件,不知心中作何感想。她曾经就读的北京大学,以及现今工作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对于这起几近坐定事实的学术丑闻,不知持何态度?
从《国际新闻界》官方网站刊登出的论文比照来看,这起严重的学术不端基本上已坐实。发生如此学术丑闻,于艳茹本人自然应负主要责任,原培养单位也负有一定的连带责任,而期刊无疑也存在审稿把关不严的问题。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将国外论著的主要部分几乎照抄照搬地“翻译”过来,改头换面之后变成自己的学术成果,相较苦心孤诣查阅资料、对比分析、综合归纳、阐明观点,当然要容易得多,但这种将别人学术成果剽窃过来当作自己“研究成果”的做法,无异于偷窃,而且是对知识的盗窃。如此龌龊行为,暴露了当下高校学术研究中令人担忧的生态格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问无假”的古训被弃若敝屣。且不讲为数不少的本科生论文在“复制”“粘贴”的鼠标和键盘声中“诞生”,研究生论文也逐渐成为学术不端的重灾区,更令人惊愕的是,某些本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学者教授也被暴露出有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高等教育中的学术生态之混乱可见一斑。这固然是肇事者自身学术标准降低和学术道德沦丧的结果,却也跟高校宏观学术研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合理的考核机制,疲软的监管机制,以及对于学术不端惩处的松懈,都是构成高校学术生态问题的原因。浮躁喧嚣的学风,“论文GDP”的错误导向,缺乏对学术研究“板凳要坐十年冷”予以包容的长效机制,重短期效益轻长远眼光的“学术政绩观”,都给学术研究生态造成破坏。
北大博士涉嫌论文“严重抄袭”,是当下高校学术研究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映射出的光怪陆离的学术生态,值得全社会深思。
最近几年,教育部门和各高校打击学术不端的力度逐年加大,惩治学术造假的措施也逐渐增多,但高校师生涉嫌学术不端的丑闻仍频频被曝光。此次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国际新闻界》罕见地对学术不诚信者“示众”,赢得了舆论一片好评。这种“零容忍”态度,既表明了学术机构希望激浊扬清的决心,也给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树立了新典范。
学术不端痼疾之所以难以革除,背后的原因有很多。首要原因是,中国当前的学术评价机制过于陈旧,虽有改革,但本质上未摆脱“教育GDP主义”。高校过分追求科研成果,使得一些学者为发论文而突破底线,不惜铤而走险;与此同时,在当前这种机制下,学者与其所在的高校或科研机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相关责任方在处理学术不端丑闻时态度暧昧,也在客观上纵容了造假者。
其次,独立的学术监察机制阙如,也是学术界尚未解决的难题。虽然教育部设有学风建设委员会,还推出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但是学风委并没有调查处理的权力,而“学术规范指南”也非正式制度,缺乏刚性约束力。大多数学术不端事件,目前都是由学者所在高校学术规范委员会等进行调查,并由高校行政部门做出处罚。“自审自查”的公正性难免备受争议,效率难免过低。
标签: #【案例】“北大博士抄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