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说:“健康是智慧的条件,是愉快的标志”。健康,即身体肌理和功能良好,有健全的心理和适应能力;还指情况正常、没有缺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
健康中国,是国民体格的健康。有了健康的体格,才能有好的学习成果和工作成绩;有了健康的体格,方能有健康的精神。增减平衡,才能更好地维持体格健康。该增则增,增强信念,意坚则笃;增加运动,身勤则强。该减则减,减糖减盐,饮食健康;降血压、降血脂,身体健康。反观,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从追剧、泡吧到网游、“轰趴”,熬夜熬出“熊猫眼”、“僵尸容”,易上火、易长痘,躁动、易怒,甚至有人因此出现了抑郁、猝死。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易得胃病、“三高”。这些人增减失衡,再想谈体格的健康,谈何容易?
美好价值观和精神指引着国人不断健康前行。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有为”、“担当”,才有了无数仁人志士立功、立德、立言的追求;主张“克己”,才养成了国人严于自律的素养;主张“和合”,才有了“君子和而不同”的品格;主张“忠恕”,才有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境界。现实生活中,放眼国内,“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精准扶贫”、创业创新,无不体现国民精神中的“有为”与“担当”;放眼国际,“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一带一路”畅想的落地、“上合组织”作用的彰显,体现出国民精神中的“和合”与国际担当。
健康中国,是社会的健康。健康的社会,拥有共同理想,有助于凝心聚力,我们有“中国梦”。健康的社会,客观理性,更能够看清实际,把握实际,我们主张“实事求是”。健康的社会,讲求平衡,我们提出“五位一体”、“兼顾效率与公平,公平优先”。健康的社会,有美好的价值观,我们有“和合”、“忠恕”、“担当”、“推己及人”、“见利思义”、“扬善去恶”的美好传统。由此可见,社会健康,在中国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社会健康中也有一些沉珂、顽疾、痈疽、毒瘤,比如,“燥”、“躁”二气,像“路怒症”这些是“燥气”旺盛的典型特征,“躁气”则表现为“浅阅读”等。要想推进社会健康就是要“讲平衡”、“扬正气”、“去歪风”。
健美的国民体格、健全的国民精神、健康的社会精神,构成健康的中国,促成中国的健康。国民体格实乃健康中国之“基础”,国民精神仿若健康中国之“灵魂”,社会精神犹如健康中国之“土壤”,筑牢“基础”、丰沛“灵魂”、夯实“土壤”,健康中国必将充满希望。
标签: #2022年国考申论范文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