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思潮与女性写作在中国

aaron 15 0

  学者荒林的新著《日常生活价值重构——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研究》试图梳理中国当代女性写作与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发展的关系;梳理女性写作、女性主义思想发展与中国社会变化的关系;梳理被翻译的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和人物对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和写作的影响,梳理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轨迹。

  这本书既有对历史的描述,也有对作品的精读。在历史讨论中,荒林十分注意西方理论与方法论的探讨,她对三位西方女性思想家:西蒙·德·波伏娃、汉娜·阿伦特、苏珊·桑塔格被中国读者选择性地接受的讨论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当然重要,但是她们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更激起作家、艺术家、学者的想象,从而对中国女性思想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激发与影响。荒林对这个“思想翻译、接受、激发”过程的探讨,让我们看到思想被接受的“南橘北枳”的效果,对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翻译研究与影响研究是很重要的启发。

  其实该书的第四章与第五章“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百年中国的话语传播与影响”就是“翻译与影响”研究。荒林深入到文本分析里,讨论女性主义思想是怎样在女性写作中得到具体展示和表现的。荒林从“日常生活价值重建”这个角度考察女性写作,发现中国女作家在响应、回应、对应女性主义理论思想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在回答怎样构建“日常生活价值”这样一个问题。荒林发现:上世纪80年代的先锋作家残雪笔下的日常生活“充满形而上的冲动,是一切欲望、潜意识的活力地带”;90年代的作家陈染的作品里,“日常生活被赋予不可侵犯的意义”;林白的作品“表达日常关怀的诉求”;写实主义作家池莉、方方和张欣“试图还原日常生活的价值所在”……荒林在这部专著里还论及张洁、王安忆、霍达、等女作家的写作,为读者描绘了相当全面的女性主义写作的群像。

  该书的价值还在于荒林在思考中国女性主义思潮成因的过程中,把中国女性主义置于全球化这个国际背景来考察,强调中国女性主义与西方思想(而不仅仅是女性思想)的对话关系,突出中国本土女权主义的思考与表达。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的确是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发展的推动力,更重要的是中国女性在1978年的改革开放后,她们从本身出发的诉求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一拍即合。荒林在阐述中国女性主义思潮形成的原因与成长的脚步时,把中国本土作家与学者的思考放在国际国内的经济政治环境里考察,强调本土思考者的贡献。比如她认为,世妇会之前,中国对女性主义理论的介绍和拥抱,是本土经验的迫切需要,是民间的自发寻求;世妇会前后,女性主义的译介成为国家与国际接轨的努力,成为国家行动,中国女性主义者在西方女性主义话语的压力下,更为自觉地寻找本土经验表达。

标签: #女性主义思潮与女性写作在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