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健精神和体魄从科学营养配餐开始

aaron 13 0

  深圳高三、初三学子返校复课后,孩子们如何就餐、餐食是否营养,备受家长关注。日前,深圳市疾控中心牵头制定的《中小学生营养配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已正式发布实施,意味着中小学生营养配餐有了“深圳标准”。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期,科学搭配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早在1954年,日本国会就通过《学校供食法》,明确规定在全国施行义务制教育的中小学校推行学生营养午餐,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与促进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让中小学生吃好营养午餐,不仅关系到他们的身高、体重、学习成绩,也关系到社会保障、教育公平、儿童发展的深层议题。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重视学生营养餐的推广。跟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起步比较晚、发展时间短,体制未健全、做法不成熟。深圳作为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生活节奏快,经济较发达,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并存。此前,由于尚无符合营养学的科学配餐标准,为中小学生供餐的学校食堂或供餐单位,或多或少存在原材料配比随意、缺乏专业营养指导的问题,学生营养餐在营养和口味上都有不足之处。

  《指南》的出台填补了标准缺失的空白,也为学校食堂或供餐企业合理搭配学生营养开出食谱。注重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是《指南》的突出特点。比如,深圳地处沿海,水产品较易获得且品种丰富,并富含 DHA、EPA等,所以《指南》对每个年龄段均增加10g鱼虾类。又如,为做到食物多样,适时调配,营养与口味兼顾,《指南》规定每天提供的食物种类应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每天至少提供4种新鲜蔬菜、1种新鲜水果,对肉类、牛奶、坚果的种类、用法、用量等也有相关规定或建议。再如,为了保证学生餐的安全和营养,《指南》给出了禁用、慎用食品目录,冷荤冷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均被列入“黑榜”,对烹调细节也作出了规定。《指南》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导向,突出了深圳市中小学食物供给的地方特色,注重以调研结果和量化指标增强现实针对性和具体操作性,在全国范围内为中小学营养配餐地方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示范,为深圳市中小学生营养配餐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了让学生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满意,既要有科学化的配餐标准和行动指南,也要有系统性的跟进评估和动态调整,还要有基础性的食育教育和家校合作。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8年公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城市餐饮浪费总量惊人,而中小学生的食物浪费明显高于城市餐饮浪费的平均水平。而学生对校园餐饮满意度较低,良好饮食习惯和食育教育缺失,则是造成食物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家校合作,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食物观”,极其必要。《指南》明确,学校应将营养与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教学工作计划,并向家长普及合理膳食营养知识。此举实质上是将食育作为学校正式教育的一个有机部分,作为家校合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如果说营养配餐有利于学生身体发育,那么食育教育则还有强健精神的功能。做好了,长远受益。

标签: #强健精神和体魄从科学营养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