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团的家常做法(碗托的家常做法)

aaron 13 0

大家好,关于碗团的家常做法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碗托的家常做法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碗托的做法摆地摊
  2. 炝碗团做法
  3. 家乡碗团的做法是什么

碗托的做法摆地摊

材料

小麦面粉100克,荞麦面粉30克,清水适量,生姜片,八角1个,食盐少许,直径大盘1个,小浅碟1个,浅口径碗1个

做法

1.【调料水的熬制过程】

2.锅内放入适量的清水

3.放入1片生姜、1个八角

4.大火煮开,转小火熬煮约10分钟左右

5.加入适量的食盐,稍微再煮1分钟至食盐溶于水中,关火

6.煮好的调料水倒入小碗中,放置一边冷却至水凉

7.【碗秃则面浆的制作过程】

8.小麦面粉与荞麦粉倒入和面盆内

9.用筷子将两种面粉充分的搅拌均匀

10.分次徐徐的倒入冷却的调料水

11.用筷子将边缘的面粉向里搅动,使面粉吸收水分完全与水融合,形成雪花状的面絮

12.右手张开,用力抓握雪花状的面絮

13.将所有面絮揉捏在一起成面团

14.继续用手揉制面团,使其盘“性”(也叫“饧面”)

15.直到面团光亮利手、不粘盆(也就是所谓的“三光”面团)

16.用手指在光滑面团的中间按压一个小洞

17.舀1汤匙调料水,淋在小洞里

18.用手提起面团的边缘,向小洞位置折回

19.面团边缘包裹住小洞里面的水,用手揉制面团,揉面的过程中面团会遇水分而成湿性,揉制时会粘盆粘手

20.反复揉搓,水分会逐渐减少,直到面团充分吸收水分,又会变成“三光”面团,此时的面团较柔软湿气大

21.再用手指在光滑面团的中间按压一个小洞,重复9~13的步骤,继续揉制面团,如此反复几次

22.经过多次的“加水—揉制—加水”的过程,面团渐渐失去筋性,不易成型

23.继续往面盆里加入1汤匙调料水

24.用手继续抓揉失去筋性的不成型的面团

25.再继续往面盆里加入1汤匙调料水,重复17~18的步骤,直到不成型的面团全部溶于水中,形成面浆

26.但是用手在面浆里抓一下,还可以看到有没有溶于水的大块的面疙瘩

27.这时不要再往盆里加水,而是继续用手在面浆里抓揉面疙瘩

28.直到面疙瘩全部溶于水,形成稀糊糊的面浆,用手在面浆里抓一下,手上也是稀稀的面浆,没有任何疙瘩状

29.的面

30.用筷子将稀糊糊朝一个方向搅打数次,使面糊上劲,放在一边静置饧制30分钟

31.【碗秃则的蒸制过程】

32.锅内放入适量的清水

33.支好蒸架,将浅口碗放在蒸架上,大火蒸至碗热

34.取出碗,用干燥的擦碗布擦干碗里的水蒸汽

35.用小勺舀三勺饧好的面浆,放在碗内

36.碗上面遮盖一层保鲜膜

37.将装有面浆的碗重新放回蒸锅内,盖盖大火蒸制20~25分钟

38.至碗内的面浆颜色由白变深,面浆表面凝固,趁热立即取出碗,放在一个盛有冷清水的盆内过凉

39.用不锈钢调匙的手柄端在碗与面团的缝隙处,轻轻划一下

40.把面团倒扣在一个直径大一点的盘内

炝碗团做法

把碗团切片,用热水烫一下,锅里放油,放几粒花椒,放花椒和不放味道就差许多,油8成热放辣妹子一勺,耗油一勺,干辣椒一把,炒几下后倒热水,加盐,酱油,醋,蒜末,下碗图,勾芡,半勺蒸鱼启油,韭菜段,出锅撒芝麻。

家乡碗团的做法是什么

方法/步骤:

先把盐跟面拌匀,再加入水和好,面一定要硬;

开始洗面,切记水不能一下子都倒进去,要慢慢一点点往进加,面往软和,直至面成稀状就可以一边大量倒水,一边拿勺子搅拌,搅拌至面糊挂住勺子为宜;

开锅热水,就能蒸碗团了。蒸之前准备上几个碗团碗,拿勺子舀上一勺半,整出来的碗团薄厚适中,蒸约20分钟后就能出锅了,出锅晾冷以后浇上辣椒油就可以吃啦。

碗团

柳林碗团,也被称为碗团。碗脱之名的来源是因为它用小碗蒸,熟后晾凉,可从碗中脱下;

在柳林方言“团”、“脱”、“秃”,音节相似,故有多名;

据说,碗团是石勒发明的。西晋末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反晋,从离石左国城派大将石勒发兵攻晋,营地扎在柳林三郎堡;

由于当时战乱频繁,自然灾害严重,军粮供应成了大问题。军士就把荞麦磨碎后熬成粥喝。一次几个军士外出,误了饭时。回来后,荞面粥已结块,士兵就把碗内的荞面扒下来抓食;

有人提议切块吃,他们就把荞面团切成条,随便撒了一些盐,吃完把剩下的一块切条,泼了些枣醋、蒜泥、姜末、葱花,给石勒端去;

石勒吃后,大加赞赏,让厨房如法制作,让军士饱尝,吃后精神大振。当地百姓闻讯后,去军营观看,军士就让百姓尝新。百姓尝后,甚感新奇,就模仿着去做,从此在民间得以流传。

好了,关于碗团的家常做法和碗托的家常做法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碗团的家常做法(碗托的家常做法)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