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下四十多度的隆冬腊月的一个清晨,出生在内蒙古鄂伦春旗。蒙古族的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娜仁托娅,娜仁在蒙古语里是太阳的意思,而托娅则代表了太阳刚升起时候的光,所以她的名字有“曙光”的寓意。于莹今年29岁,毕业于河南省的中原工学院。
23岁那年,她用了2年时间,驾车行走10万公里,游历了中国的万里河山。从渤海之边到茫茫戈壁,从白桦林间到椰林婆娑。之后她一直想有一场漫长的流浪,在每一个曾留在她心上的地方小住,有可能是一年半载,抑或是三年五年。
这些想法却总因为各种原因一再搁浅。去年年末的一个深夜,跟朋友的一番彻夜长谈,让她终于下定了决心,于是有了这2092公里,从北到南,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的迁徙。于莹目前从事健身类自媒体行业,还是一名新西兰莱美国际的认证教练,目前在深圳LOVE FITT团课工作室做兼职教练。
“刚毕业那几年我从事股票行业,那时候正好赶上一波大牛市,也挣了些钱,手头比较宽裕,于是闲暇时光就会驾车在国内旅行,我觉得旅行的意义就在于去体验不同地区那些不同的文化,而饮食便是各种文化里很重要的一部分。我每去一个地方都会去找当地的小店,去尝一下本地人才会吃的食物。当然我胃口也好,基本上就没有我吃不惯的食物。”于莹说。“于是就这么被大江南北各色美食给活活喂胖了,2012年我的体重一度达到了130多斤!”身高1米68的她,大学毕业时的体重只有104斤。
“记得有一次去内蒙古室韦,住在了当地人开的客栈,还记得老板娘做的肉饼配土豆很好吃,人也很热情,问我房间住的还惯么,饭菜怎么样,真是嘘寒问暖,最后还不忘关心我怀孕几个月了。当时的心情,否认吧,怎么解释我肚子上一层又一层的肉呢?承认吧,可是人家明明连婚都没有结呢。当然最后还是诚实的告诉老板娘那只是五花膘,里面啥都没有,然后就拌着老板娘尴尬的神情,吃完了盘里的牛肉饼。”
女孩嘛,天生就爱美。超标的体重,令于莹知耻后勇。于是,健身被列入了她的日常。和大多数人一样,减掉身上令人讨厌的赘肉和脂肪,重拾窈窕身段,成了当时于莹坚持健身的最大动力。
在健身这件事情上,于莹近乎疯狂。一周七天,她有六天都泡在健身房里,每次都要练上一到一个半小时,不练到汗如雨下就不罢休。到2013年底,不到一年的时间,她的体重就降到了110斤。
减肥的目标达成后,于莹并没有就此满足,2016年她参加了趁早Shape Girl马甲线大赛的选拔,机缘巧合下又开始练肌肉。“当我真正放开了练的时候,真的有种厚积薄发的感觉。第一次看到自己腹肌的时候,我简直兴奋得不能自已,也终于决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到黑了。”这一次,她的效率更高——花了短短半年时间,居然练出了马甲线和六块腹肌!赛季巅峰期的于莹体脂率只有8%!
再后来,在好朋友的“怂恿”下,于莹站上了健美比赛的舞台,一不小心取得了不错的名次,一次是河北省赛的季军,另一次是全国赛,拿了第六。
酷爱健身的人,一般都特别注意控制饮食,于莹也不例外。“我的饮食原则是低盐、低油、低脂和慢碳。”
前面三个词大家都懂,就是最后这个“慢碳”令笔者一时有点懵。细心的于莹发现后,立即耐心地解释说,“所谓的慢碳,是指消化吸收得比较慢的碳水化合物,健身圈里的一个专业术语。”
再解释得细点就是,摄入慢碳类食物可使你在摄入较高热量增大肌肉块的同时,保持缓和的胰岛素水平,以防止体脂增加。慢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食品包括黑麦面包、糙米、玉米、红薯等粗粮。
“我记得我第一次跑步,只跑了三公里就喘得不要不要的,”于莹说,倒不是因为体力跟不上,“主要是精神上比较吃力,当时就觉得跑步有点无趣。”
再后来,于莹加入了跑团,团队的感染力令她“三观尽改”,不再认为跑步是一件枯燥单调的事情,“一个人跑真的很孤独,加入一个团体,跟着大家一起跑,才乐趣横生。”
因为跑龄比较短,于莹至今只参加过两次马拉松赛。“首马是2016年的上海马拉松,第二次是2016年的厦门马拉松,两次都是全马。”
虽然是跑马菜鸟,但于莹的成绩真心不赖,“上马的完赛成绩是4小时55分,厦马是4小时40分,那也是我目前的PB。”
比起马拉松,于莹更爱越野。“我其实最喜欢的是越野跑,因为赛程很长,选手也就几千人,基本上跑出去20KM后前后就看不到人影了,感觉就像一个人在大自然里撒欢,而且能去很多平时开车绝对到不了的地方,那种景色真的是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感受的到。” 于莹第一次参加越野赛是在2016年8月的张家口壹季崇礼之巅, 42公里的赛事,当时她跑了个女子第七名,成绩是7个多小时。
今年1月份,于莹又参加了著名的香港百公里越野赛(简称:港百),说到这儿,她有点小兴奋地告诉笔者,“我拿到了小铜人!”
如果“一名跑步新手首次参赛港百就拿到小铜人”这件事还不足以令你惊讶的话,那么,再告诉你一件事——在参加港百之前,于莹跑过的最长距离只是一个全马(42.195公里)!
“其实去参加港百,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于莹说,“2016年我还没跑步之前,就听一位朋友提到过港百,说是一生一定要去跑一次的比赛,……从那个时候,我就在心里对港百生发出一种执念,想着哪天起码要拿一座小铜人回来。”
“百公里越野赛在我的计划里,应该远在两年之外,本打算半马、全马、50公里越野、100公里越野,有条不紊地在三年或四年之内完成,一步步进阶和提升……”
但港百报名那天,于莹还是鬼使神差地提交了报名资料,然后奇迹般地,收到了比中彩票还难的中签邮件。这对于跑龄还不到一年、甚少跑山的她来说,又惊又喜又担忧。
这样一来,于莹被逼上梁山了。“幸福来得太突然,一想到梦想这么快就能实现,根本不敢放弃,虽然自己当时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事实上,于莹的港百之路并不顺畅。“比赛那天,跑了20多公里,我就受伤了,髂胫束出了问题,导致右膝盖几乎无法弯曲。”于莹事后找原因,“也许是自己在下坡的时候跑太快了,毕竟经验不足,技巧运用上出了问题。”
当时摆在于莹面前有两条路——要么退赛,要么坚持。她心中的那股执念告诉她,要坚持下去,不能放弃,“我从来没有想过要退赛”。于是,就有了最后的那尊小铜人。
于莹说,之所以痴迷于越野,“大概是因为骨子里的民族特性,我从小的生长环境就是原生态的大自然。越野赛都是在山里面跑,空气和环境都非常好。而且越野赛的参赛人数都不多,有时候一两个小时几乎没有遇见几个人,那种一个人在大自然中奔跑的感觉真的很棒,感觉整个世界都属于自己!”
正是在征战港百时,于莹认识了深圳的几位跑友,志趣相投的她们一拍即合,成为了好友。后来,她们又成立了SODASODA RUN跑团,经常一起跑步登山。
虽然来到深圳才只有半年,但她已经爱上了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不过于莹说,深圳只是她的第一站,她终将离开,开始下一个未知的行程。也许明年,于莹会在另一座城市,跑跑步、健健身、看看书,在某一个角落里看着那个城市的黑夜一点点变浓,再一点点变淡。
现在国内正流行海外旅跑,而于莹表示自己还没参加过国外的马拉松赛,“如果有机会的话,当然想去,用跑步的方式去了解一座城市,听上去就特别美好。另外,如果有好的机会能参加国外的越野赛,我应该会更喜欢,因为我现在疯狂地迷恋上了越野。”
她有一本愿望清单,上面罗列了各种鬼马的主意。比如已经实现过的台湾骑行、潜水、跳海、在Macau Tower(澳门塔)蹦极、开放水域裸泳等等……
“趁你现在还有时间,尽最大努力做最想做的事,过最想过的那种生活。也许我们始终都是小人物,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选择用什么方式去生活。”——这就是于莹,一个爱跑步,爱旅行、爱流浪的蒙古族姑娘。
标签: #跑得了马越得了野撸得了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