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整形为何成为一种时尚

aaron 15 0

  过去几年,医美整形正在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女性被医疗美容所吸引,不少男性也逐渐加入到这一波“变美”大潮中。面对纷繁复杂、日新月异的审美流行,有人冷静旁观,觉得这只是人们为了满足虚荣心和追求面子;更多人则选择热情追随,迫不及待地参与其中,使医美整形变成了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个必需品。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早在100多年前就曾对时尚发表了见解,在一篇名为《时尚的哲学》的文章中,齐美尔给时尚下了这样的定义:“通过某些生活方式,人们试图在社会平等化倾向与个性差异魅力倾向之间达成妥协,而时尚便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在这里,社会平等化指的是人人都处在一个频道上,穿着打扮都一样。个性差异魅力指的是在全民统一的基础之上,一些人选择突出自我的特色,展现出不一样的元素和风貌。譬如20世纪80年代,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而随着电影《霹雳舞》在国内上映,年轻人纷纷“跟风”烫起了爆炸头,走起了太空步,这就是一种追逐时尚、展现自我的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显著更新,对美的追求逐渐萌芽,并且发现追求美的门槛不再高不可攀。或许只需要通过几个疗程或一些小手术,前沿的医美整形技术就能让自己更有光彩。人们开始有机会掌握自己的生活方式,一点点改变就能带来更大自信。

  然而,在个人对美的追求之上,更多时候,其实是社会在对个人产生着强大的推力和拉力。一方面,社会对审美具有压迫性的推力,比如“网红脸”的诞生就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大众对“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尖下巴”和“白皮肤”的单一审美。在此基础之上,不少用人单位都会把容貌作为用人考核的一个潜在指标,从而无形中增加了年轻人求职时的“容貌焦虑”。另一方面,社会对审美具有吸引性的拉力。医美机构的轰炸式宣传推广、一些App上动辄数十万篇的经验分享、短视频等拍摄软件的神奇滤镜等,都是“拉力之手”。以“热玛吉”为例,这项宣称“激光去皱紧肤、促进胶原蛋白重生”的医美项目近两年在95后群体中不断爆红,其“秘诀”就是邀请意见领袖代言造势,再通过各类社交媒体不断进行轰炸式宣传,让其化身为无所不能的逆龄神器。最后,通过贴上“除了贵,没毛病”的鲜明标签,该项目又被成功赋予了轻奢与“小资”的属性。如此看,社会在审美形塑和行动催化上的力量甚至是主导的。

  如果说,出于对美的追求进行适度调整,只要不太超越自己的支付能力,还算是一种现代生活刚需。然而,当下参与医美整形的群体越来越年轻化、消费项目也呈现越来越昂贵化的趋势。一些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即便借贷也要手术,整了不满意又多次再整。这一现象背后,鲜明地展现出人们在当代审美上的迷失。不断通过医疗技术来塑造美,其背后是一种与社会分层相关的“时尚的游戏”。正如齐美尔所指出的:“新颖的时尚,无论怎样都仅仅顺应较高阶层。一旦较低阶层开始养成这种时尚,那么,较高阶层便远离这种时尚,转向新的时尚。通过新的时尚,较高阶层重新同广大芸芸众生区别开来。”

  换句话说,时尚始终处在新旧交替的变换过程之中。较低阶层在看到较高阶层的时尚后,也开始产生了仿效较高阶层对于时尚的追逐。这反而促使较高阶层抛弃掉旧的时尚,转而去创造新的时尚,以凸显自己的特殊身份与地位。于是,“时尚的游戏就这样快乐地周而复始”。

  过分追求所谓的“美”,可能会导致从众甚至盲从的心理,其实反而会带来个性的消失:本来是为了让自己更美一点,整形到连自己看自己都觉得陌生的程度,甚至失去了原来的特色。所以,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有人会被外在的浮华所吸引,并因此迷失了自我;在金钱利益和虚名地位里穿行,却很少关注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时尚的本质就是“模仿—同化—形成阶层”这样不断循环的过程,时尚并不是简单的物质需求,而是由社会塑造的。社会风潮的更迭虽然短暂快速,但是时尚本身是永不改变的,它会一直存在并深深影响人类的社会和生活。

  事实上,医美整形之“美”作为一个社会的产物,本身是无辜的。时尚是一面镜子,折射了当下的光怪陆离、善恶交织和社会的螺旋式发展。希望每个人都不掉入一些由美而起却又因为人心而变的陷阱和套路中,植根于内心的修养,保有内心的自由。

标签: #医美整形为何成为一种时尚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