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伴随CT分辨率的提高和人工智能辅助影像诊断的普及等因素,使得近年来肺结节检出率明显增高。人们很容易因为影像报告上的肺结节而产生恐慌。那么,肺结节到底有没有那么可怕?哈尔滨市中医医院呼吸消化内分泌科主任赵琳为我们答疑解惑。
肺结节是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肺结节形成原因很多,如受过外伤后,肺内留下瘢痕,胸片或者CT上可以看到肺结节;吸入粉尘后,粉尘和肺组织相互博弈,也可以在肺内形成结节;得过肺炎或者肺结核肺内也会留下结节,但以上原因形成的肺结节一般为良性的。令人恐慌的是肺癌早期在CT上也表现为肺结节,或既往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在影像学随访过程中,常规筛查时也会出现肺结节表现。
肺结节并不一定是肺癌,根据肺结节产生的原因,它有良性也有恶性,一般医生会根据高危因素、家族史、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以及术后病理来进行明确的划分。肺结节通常分为三大类: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需要专业的有丰富经验的影像科、胸外科、呼吸科、肿瘤科医生多学科团队根据结节大小、密度、形态等进行综合评估会诊来确定它的良恶性。
面对肺结节,应该沉着、冷静、理性地对待,一般肺结节良性的概率远大于恶性。如果医生高度怀疑是恶性的肺高危结节或是确诊肺癌可能性大,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目前常用的术式为经胸腔镜下肺部分或者全部切除术,创伤小、愈合快、对生活影响小。部分患者无须术后治疗,部分患者根据肺癌分期,术后需辅以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能极大地提高生存率。如果医生判断目前这个结节像感染灶或肺结核灶,经过抗感染或抗结核治疗后,肺结节就会消失或明显变小。如果医生判断当前CT上的肺结节没有恶性表现,可以以随访为主,同时可以考虑酌情配合中医药治疗控制结节并防治癌变。通常根据个人结节的具体情况制定至少2年时间的随访,随访的间隔依据患者结节直径、恶性倾向等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第1年内以3到6个月随访为宜,随后1年内以半年或1年的随访,大多数结节如果在两年内未观察到明显生长,一般可视为良性或低度恶性;在随访过程中,必要时可酌情辅助同步随访以下肿瘤标志物:
胃泌素肽前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等。随访期间如果结节及血液学标志物有明显变化,再根据病情调整方案。
中医药参与肺结节全程治疗管理已成为中医专家们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当前已有文献报道对孤立性和术后未完全切除的肺结节应用中医药治疗,可以消除或控制其生长,降低肺癌发生率。将辨病、辨体质与影像学相结合,可为无症状肺结节患者提供中医特色治疗方案。从中医上来讲,关于肺结节的理论及治疗经验大多基于痰、瘀、毒、虚等病理因素,正气虚损、有形之实邪内生是肺结节的发病关键,治法上多主张补肺益气治其本,化痰、散结、祛瘀、解毒治其标。
在个人日常生活习惯中要注意戒烟,远离吸烟人群,避免二手烟的摄入,脱离高危工作环境、职业暴露,积极锻炼身体,规律作息,调情志,健康饮食。保障五脏功能协调,防止外来邪祟侵扰。发生肺结节后要“既病防变”,以远离病因为首要方法。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呼吸脾胃内分泌科是集消化、呼吸、内分泌于一体的专业临床科室,是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糖尿病重点专科。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科室不断壮大,医疗、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临床医疗成绩日益显著,逐渐形成了一个综合实力较强、团结协作、治学严谨的学术团体。
科室配备呼吸机、肺功测试系统、监护仪、血气分析仪、胰岛素泵、24小时动态血糖监测仪,血糖仪、幽门螺旋杆菌测试仪、震荡排痰仪、偏振光治疗仪、中药离子导入仪、低频脉冲电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等先进设备。
科室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中医辨证,西医辨病,多方位、多途径,对每位患者提出合理的中西医治疗方案,突出中医中药特色,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体系。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消化、内分泌系统疾病,是科室的特色治疗方向。
主治范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等)等内分泌系统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各种食管疾病、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消化道出血、黄疸、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功能性胃肠病等各种消化系统疾病。
目前,科室开展了耳穴压豆、穴位贴敷、揿针、中药热奄包、隔物灸、刮痧、拔罐、中药灌肠,低频脉冲电治疗、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偏振光治疗仪、红外线项中医护理特色疗法。
呼吸脾胃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从医23年。2006年到2007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现任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代谢病分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委员等。
标签: #【健康科普】医生带你了解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