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召开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会, 证监会 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丛林出席会议并讲话, 证监会 党委委员、副主席李超主持会议。会议分析了当前资本市场形势,就共同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推进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证监会 将认真研究相关机构提出的意见建议,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政策协同,共同为养老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保障,促进资本市场与中长期资金良性互动。
当前,机构正在真金白银地用固有资金力挺市场,截至8月24日,24家基金、券商及券商资管宣布已经或者即将自购旗下权益类产品,累计金额达到13.45亿元。
8月24日,财政部发布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二是强化财政金融政策协同,保障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三是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四是落实政府采购、稳岗就业等扶持政策,助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五是健全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提高财税政策效能。
除此之外,基金自购、公司回购、大股东承诺不减持、IPO融资节奏放缓以及A股走势与商品期货背离等事件,都起到了稳定市场情绪的作用。
从2021年“缺芯潮”行业周期见顶以来,半导体产业经历了长达两年多的下行周期,自今年年初市场就在关注半导体何时周期触底反弹。在几次猜测都落空后,市场信心崩塌,连带着业绩连续高速增长、并未受到行业周期下行影响的半导体设备板块也被惨烈出清。
但是回归到行业基本上,半导体设备中核心公司,未来的订单数量及市场价值量有望继续双击,与之相背离的是,目前半导体设备指数估值位于历史估值区间1%分位,很多技术壁垒较高的设备、零部件公司估值仅20多倍,属于历史上极为罕见的估值低位。
分析人士孔学兵指出,半导体国产化率目前仅15%左右,仍有很大的整体提升空间,诸多细分方向正在面临0-1的突破,行业天花板依然较高,估值不会无底线下行。
半导体也有局限性,这个领域具备较好的订单能见度、业绩兑现度,但是上半年明显跑输AI,不像AI题材那么性感,更具故事性。从技术代差上,受益于政策保障、人才回流和资本激励,半导体技术代差上中美正在快速缩小,反观AI方向,中美技术代差近年来呈现扩大态势,无论是先进算力,还是大模型,都急需加快技术追赶。
尽管市场给出半导体和AI两种反馈,孔学兵认为,AI的终局是半导体。中国AI生态的构建,无论是高端算力,抑或是高带宽先进存储,能够突破供应链分裂的唯一路径同样也是国产化,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先把成熟制程的国产化做好做精,保障供应链安全,在此基础上不断研发突破,最终实现先进制程赶超,相信在此艰难但确定的进程中,众多研发驱动型科技公司有机会分享到行业成长机遇,迎来市场份额和价值量的双击。
对于未来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孔学兵认为,产业会从股价上走向分化。首先,国产化进程中那些行业向上、卡位好、估值合理的核心公司值得长期持有,未来2-3年国产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厂商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市场准入窗口,国内半导体行业正在经历库存出清和技术封锁挑战,与费城半导体指数阶段性背离,考虑到A股向来“反射弧”较长的特征,其实为中长期投资提供了更大的安全边际。
其次,消费层芯片主动去库存依然积极推进中,下半年周期触底企稳的预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逐步加强,部分环节已经具有一定能见度,2024年有望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
近年来,新兴产业逐步壮大、“三新”经济对第二产业的贡献抬升至 19.4%。与此同时,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下、最终消费对 GDP 的贡献由 49.3%升至 53.2%。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成为了全球并购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参与重点集中在能源、资源和技术领域。然而,后疫情时代对于中国企业的影响和中国国内并购市场未来的发展尚有很多不确定性。
同时,中国很多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和过度杠杆化的问题。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试验室的数据,中国非金融类公司和企业的总债务在2023年3月已接近GDP的170%,并且疫情和经济增长的减缓为企业的现金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动,如今很多企业陷入困境或濒临破产。由于债权人权益的监管和执行存在不确定性,不良资产的融资和收购市场流动性有待提高,市场缺乏估值所需的信息和工具等,在面对企业并购与重组的机会时有众多的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
受全球经济衰退、各国央行持续加息、地缘政治紧张、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全球并购正趋于放缓。2022年的并购交易量和交易额与创历史新高的2021年相比,分别下降17%和37%。2022年下半年的并购市场本就低迷,2023年上半年全球并购交易量和交易额在此基础上继续分别下降了8%和15%。
路孚特的最新数据呈现了中企并购的困境:2023年上半年涉及中国大陆地区的并购总额为1,40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7.4%,比上一季度下降9.4%,这是自2020年以来交易金额最低的上半年。已公布的交易总数为2,176笔,与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5%,比上一季度减少了7.9%。
中企海外并购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下总体上也有所收缩。202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地区境外并购总额为89亿美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15.1%。值得关注的是,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3%,占中国大陆地区对外并购总额的48.4%。而这一时期内,境外公司并购中国大陆公司金额为282亿美元,比2022年同期增长22.4%;境内并购活动为1,001亿美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33.8%。虽然实质性的并购有所减少,但中国企业的不良资产和不良债务的重组需求却大幅提升。
6、日本核废水排海将持续30年,核污水中残留的碳14物理半衰期约为5730年,可以在大海中长期存留,影响一代代人遗传
日本核废水排海事件持续受关注。东京电力公司在昨日记者会上表示,核污水的排海工作会24小时运行,这一过程将持续约30年。据央视新闻报道,福岛核事故后,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地区的环境辐射值就一直处于超标的状态。就在日本24日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前几个小时,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测到的环境辐射值超标约9倍。
据央视网,福岛核污染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例如氚、碳-14、碘-129等,其中很多放射性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而日本却一直在做出“问题只在于氚元素”的误导。乏无力、嗜睡、食欲减退等;累积到一定剂量后可能引起慢性放射病,甚至致癌。
同时,国际环保组织2020年在题为《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染水危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核污染水中存在高浓度的放射性碳-14,日方的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去除碳-14。报告作者、德国研究人员肖恩·伯尼指出,东电直到2020年才承认所谓“处理水”中碳-14的存在。
而碳-14会在海洋生物,也就是鱼类的体内聚集,碳-14聚集的丰度或浓度可能是氚的50倍。国际环保组织调查发现,ALPS不能去除放射性氚和碳-14,也不能完全去除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如锶-90、碘-129和钴-60等。
核辐射放射性物质可以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这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进入人体的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继续发射多种射线引起内照射(可以想象在身体里一把持续发射子弹的枪)。当放射性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便能对人体产生损害。
举个例子,此次核污水中残留的碳14物理半衰期约为5730年,可以在大海中长期存留。经过海洋生物食物链的层层富集和浓缩很可能就会进入人体内。虽然核污水经过稀释浓度会变低,但经过海洋生物食物链的不断富集,会让放射性核素不断浓缩。
人类作为食物链的顶端,通过食用海产品就间接地摄取了海水中的各种放射性物质,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积累就很可能会超过安全剂量。每一代人都吃进放射性物质,留在体内破坏DNA并且遗传,缓慢循环渐进的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海关总署决定自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农业农村部表示,高度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将严格按照水产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国家标准,加大对海洋水产品核污染风险监测力度,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同时,密切关注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我国海洋渔业可能造成的危害,保护海洋渔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去年我国进口日本水产品34亿元。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国从日本进口鱼类等水产品为2.35亿元,同比减少29%;今年1-7月进口总额为19.37亿元;2022年和2021年全年,进口总额分别为33.96亿元、25.35亿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 #今日财经要闻:上半年中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