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成都静默居家第7天我顿悟了4个人生真相

aaron 19 0

  继上海之后,又1座超过2千万人口的城市按下暂停键。因新冠疫情升温,成都市9月1日宣布从18时起实施3天全体居民原则居家,非必要不离蓉。

  为非本小区居民不得进入;小区内不扎堆、不聚集,每户居民每天可安排1人凭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外出1次就近采买生活物资,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昨天最新通知更新为每两天);有外出就医和其他特殊需求的居民,经居住地社区同意可以出入小区。这个通知发出后,大叔是看到群内群友发的超市抢购一空的照片才知道消息。探窗看着楼下每个人满载归来,十分庆幸在前一天接到高新区居家办公通知后,大叔就去超市采购完了一周的食材。今天才得以不必和大家血拼,毕竟拼,多半也是拼不过的。

  一位微信名为热带雨林的网友,在各群内传播“即将全市封城”的消息,大家很怕重滔上海经历覆辙,纷纷出门大采购,但很快消息被官方证实是谣言。在抓人拘留后的第三天,官方正式发出“原则居家”通知。不得不说,这波居家可以说是弄巧成拙地被打了预防针。

  虽然不知道究竟哪天才能结束,但就现在来看,生活保障倒是没有受到很大影响,各大超市在抢菜热后第二天,已纷纷补仓,货源充足。此外,居民也能外出、线上采购或点外卖,快递也一切如常。

  但是,大家的精神状态不知道还能再坚持几个三天,毕竟每天只能下楼做核酸时放放风。避免大家聚集逗留,小区楼下的健身器材已被封,公共椅子都被搬走。

  9月5日中午,大叔正要准备下楼取外卖时,手机弹出地震消息弹窗,吊灯也眼见明显晃了起来,地震了!大叔赶紧和亲人一起躲进卫生间的角落,等一波晃动结束后赶紧跑下了楼,防止余震。

  楼下,大家都在,但很安静,小区大喇叭传出的声音则显得尤为突出:“下楼做核酸,下来就能做,间隔拉开不要聚集......”

  今年夏天,高温、限电、疫情、地震。让已经被“口罩挑战”锻炼3年的坚强指数,被重新刷新了记录。

  人生除去老少病痛,大好年华不过几年。疫情就已占据3年多,这3年家庭旅游机会几乎没有不说,一年12个月平均能被动居家至少一个季度。看到电视上播报的这次地震死伤情况时,不得不感叹,活着就要精彩的活着,不能辜负了时光。

  1. 一个人很难真正做到躺平以往,在工作忙的时候,总是想:等有钱,有时间,就在家躺平,痛痛快快地休息。看想看的书,追没看的剧,陪陪家人。

  首先是身体问题,白天精力消耗不掉,晚上容易失眠,生物钟逐渐混乱;很少运动,多数时间坐着躺着,吃的不消化,身体报警。其次是精神问题,在家里能做的事就那么几样,翻来覆去,慢慢就腻了,向往着外面的世界。

  所以,大叔顿悟,人,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躺平,总得有点事情做。不然就好像那退休后的叔叔阿姨,虽然衣食无忧,但身体迅速走下坡路,精神状态也不会饱满。

  实际上,职场人想逃离的其实不过是不想为了工作被资本剥削,拿时间去换金钱。很多人真正攒够了钱,还是会选择去做一些喜欢的事情,并非真正躺平,为了找到价值感。比如,写写小说,拍拍视频等。

  2、存钱是王道,不追求所谓的精致月光族最近几年,不止一位朋友和大叔说过,他们公司居家办公期间福利打折、工资打折,甚至不打算发工资。

  房租、生活费还有一些琐碎开支,让宅在家中的他们日常焦虑。大叔一直倡导,一定要拥有自己的“打死不动小金库”,这笔钱是自己抵御未知风险的能力和底气。

  年轻人别总追求所谓的“精致月光”或“超前消费”,等发生偶发性事件,需要钱时,搞得过于狼狈,陷入吃喝都成问题外,信用卡里还有一笔钱等着还的尴尬境地。

  3、精力之余,发展自己的副业很多人都想不通,大叔之前在职的时候怎么坚持平时工作这么忙,还能写千字稿,发千篇文。

  对于家境普通的我,还是不具备大冒险精神,一直倾向于一种有Plan B的生活,这样觉才睡得踏实。

  4、活着最重要,健康最重要现在如果要问大叔,什么最重要?大叔不假思索地会回答“活着最重要,健康最重要”。

  大叔记得去年微博有一条热搜是“90后害怕看体检报告”。90后都不再年轻了,熬夜、打游戏、追剧,不能再想尽兴就尽兴。所以,非90后的我们更需明白一点:好好爱护我们的身体。

  这次泸定地震有一位中科大21级女研究生在中科院试验站内不幸遇难,据她朋友说地震前一个小时他们还在聊天,现在就已生死相别。

  人生过一天少一天,见一面少一面,所以每次的相遇都希望大家能好好珍惜。说千道万,我们其他所有的愿望与追求都需建立在好好活着的基础之上。

标签: #人在成都静默居家第7天我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