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许文龙 实习生汤佳怡)每年的10月22日为世界传统医药日。放眼全世界,中国、印度、埃及等国家均有独特的传统医药文化,其中传承几千年的中医药学璀璨夺目,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在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充分挖掘和发展传统医药,对于人类战胜疾病、保障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泉州市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刘德桓介绍,中医药学是一代代中华民族的行医者在与疾病的不懈斗争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的科学认识,是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中国文化精髓。中医药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辨证论治过程中,从整体上考虑,治其根本。中医药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五脏六腑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中医药通过多种辨证方法,针对个体差异,断病论治,并针对病症的某一类型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一人一方,解决疑难杂症,疗效确切。
“中医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泉州市医药研究所所长、中医主任医师洪如龙解释,简,是因时制宜,选择操作简便实用的方式,如刮痧、拔罐、针灸等;便,是因地制宜,随地取材,如树根、树皮、花、草等;廉,是因人制宜,不浪费人力和物力,成本低;验,是有效,中医药多年来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经方、验方和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此外,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养生保健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
有人认为中医药见效较慢,不适合治疗急性病症。泉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副主任医师潘文谦认为,这种观念并不准确。中医药理论源于古代医典《黄帝内经》,详细记录了藏象理论、经络走行、气血津液的运行规律,已于临床验证几千年。如有些急性腰扭伤,中医只需针刺1至2个穴位便能缓解疼痛。只要辨证准确,中医药疗效非但不慢,而且效如桴鼓。同时,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疾病、疼痛性疾病、慢性疾病、情志性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等方面疗效显著。
如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更加关注,中医保健意识深入人心。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欢用中药调理身体和养生。刘德桓指出,中药药性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之异,并借此纠正人体气血阴阳之偏,达到治病养生之目的。若辨证准确,方药恰当,自然药到病除;若辨证不准确或辨证错误,则会无效或加重病情,甚至造成肝肾损伤。因此使用中医药重在辨证,患者应不盲信、不偏听,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泉州中医药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中医人才辈出,中药材资源丰富。泉州中医的最早记载是“唐嗣圣初(684年),置武荣州,至景云二年(711年)改名泉州,其清源郡有‘医学’置医学博士一人,助教一人”。据志书记载,唐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泉州有28位中医药人士列入人物传,涌现出吴夲、苏颂、庄绰、李迅等不少中医药名家。独具泉州特色的灵源万应茶、老范志万应神曲、养脾散、赛霉安等一批名药享誉海内外。(相关报道见第十八版、第十九版)
标签: #泉州中医药多现名家名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