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肥胖也是病首版多学科诊疗指南发布医疗减重或诞生千亿蓝海

aaron 2 0

  “减肥”不是门新生意,但是在国内“医疗减肥”却是方兴未艾,面对近1.5亿的肥胖症患者,基层如何在这一新兴领域抢得一份蛋糕?有人早已敏锐的察觉到这一巨大商机,早早布局。虽已有先行者,但还未形成大规模的按疾病诊疗模式进行体重管理的连锁医疗机构,“医疗减重”或将在不久的将来诞生一片“千亿”新蓝海。

  10月17日国家卫健委在其官方网站正式对外发布《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诊疗指南),按照多家官方媒体消息,这是国内首部肥胖多学科诊疗指南发布。距离今年6月份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发布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不足4月,足见政策层对“肥胖疾病”的重视。重视背后是因为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作为慢性疾病中的独立病种及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随着大家对肥胖危害认识更加全面,更多人开始认识到“肥胖”确实是一种病,也开始主动到医院接受治疗。而指南的出台为医疗机构、医生从临床层面上治疗“肥胖病”提供了一份全面的遵循指南,更有益于促进“医疗减重”的发展。

  在我国,从风靡全国的减肥茶,到曲姿、秀域、寇氏减肥、玛花纤体等开满大街小巷的数万家减肥连锁门店,减肥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兴起后就从未降温。据行业数据,2001年,我国减肥药品、食品、器械等产品的市场规模达到200亿元,且以5~10%的速度逐年增长。2021年,中国减肥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5.8%,达到4017亿元。

  按照国家疾控局去年引用的权威数据估算,中国近1.5亿成年人患有“肥胖病”,更有将近4亿人超重或肥胖。而在青少年群体当中,这一数据也不容小觑,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目前有约19%的6至17岁青少年、约10.4%的6岁以下儿童超重和肥胖。”按照这个数据估算,也是千万人的规模。这么大的群体必将产生巨量的减肥需求,而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预计到2030年,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达65.3%。伴随着目前儿童、成人的肥胖率极速攀升,这意味着减肥市场规模将经历前所未有的提升。根据艾瑞咨询近期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对于采取过瘦身手段用户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71.0%用户都表示会推荐,其中前往机构进行医疗瘦身检测、诊断、治疗、维护等这一措施推荐度最高。伴随今年以“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减肥“神药”国内获批,越来越多的肥胖人群愿意使用这一药物来减重。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人群愿意为“减肥”买单。

  从人们从最开始单纯的追求“瘦而美”,到强调健康与体脂平衡的运动饮食管理,再到此次指南强调从行为心理干预、运动干预、临床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此外,近年来数字健康工具,如可穿戴设备、移动健康应用程序、远程监测设备应用等更可以为肥胖患者提供一整套的个性化医疗服务。围绕减肥这一行业不再是简单的减重,这背后蕴藏着的将是一个越来越大的体重管理产业。

  减肥产业围绕减重不断上下衍生,每个环节都有机会。在终端,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主动走进健身馆健身,同时也有更多的人选择走进医院代谢科、营养科或前往体重管理机构接受专业的体重管理指导。往上游回溯,生活方式指导、营养代餐、减肥餐、中医理疗正逐渐占据年轻人的减肥生活。减肥,正在从个人化甚至私人化的行为,变成“体重管理”这一链接起更多人力物力资源的产业现象,甚至变成一笔可以用金钱交易的买卖。同时指南也让我们看到,肥胖往往伴随血脂异常、血糖异常、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等多种并发症,可以在检查、检验和治疗上再进一步做延伸。在每个环节,都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设立了减肥门诊。我们从网络平台搜索肥胖门诊,可以看到开设肥胖门诊的大多为公立医院,且更多是头部三甲医院。

  根据此前央视报道,北京头部三甲医院十余家医院设立了减肥门诊、减肥中心或组建了减重多学科会诊团队。这些门诊不仅包括营养科、内分泌科,还整合了中医科、普外科、耳鼻喉科、妇产科、儿科等多个科室,为肥胖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较多儿童医院还设置了儿童肥胖专病门诊,今年7月份,有北京、上海多家医院报道暑期儿童肥胖专病门诊火热。

  公立医院扎堆建设“肥胖门诊”,且异常火热反映出当下的“肥胖”患者对医疗减重的需求巨大。但头部医院就诊的患者大多数是严重肥胖或者伴有并发症的患者,这些患者在公立医院选择手术或者综合的药物治疗。当然,三甲公立医院医疗资源有限,或许,对基层社康、诊所来说应该关注有需求但还没有严重并发症的“肥胖症”患者。

  在医疗减重这一产业上,南大菲特2014年进入。一方面他们近年来观察到很多医院都有开设体重管理门诊的需求,但是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设备,也没有落地可行的解决方案。于是他们抓住机遇开始积极为各医院内分泌科室主任的研究提供帮助,由他们申请在医院引入体重管理门诊,进而引进南大菲特体重管理项目。同时美年大健康是南大菲特的股东,其可以凭借美年大健康每年海量体检人群中“肥胖”人群得到潜在的客户,借此打通其线下门店。

  根据其总经理印辉此前在接受采访多个采访时的介绍,公司通过“医生营养师、运动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三师共管落地标准化DEHP生活方式干预体系,提供专业的医学营养治疗(MNT)方案、营养干预随访系统(APP与小程序)以及多样化的减重支持产品,协助医院专家团体建立院内院外的一体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服务患者。在过去十年间,南大菲特已在广东、江苏和上海等区域与50家三甲医院合作成立肥胖门诊与逆转2型糖尿病亚专科,通过数字化生活方式干预解决方案累计干预服务超3万名超重/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取得了显著的医学体重管理效果(干预90天平均减重11.19kg)及糖尿病管理效果(综合血糖达标率81.9%,超过6000例患者实现糖尿病逆转),实现销售额超2亿元。

  或许得益于越来越高的肥胖率和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选择建设“肥胖门诊”,根据其总经理早前在一个活动上接受采访透露的消息可知,其已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安德门诊布局体重管理初体会:是不错的业务,但应用药物治疗肥胖只是一种手段,过程的管理和交付成果是核心。从做儿童身高管理切入到成人赛道是成都安德门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年开始,门诊量严重下滑,让寻找新的“增长点”变得迫切。去年9月仁会生物申报的贝那鲁肽注射液(菲塑美)肥胖或超重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批准引发了他们的关注,潜在的应用药物进行“医疗减重”市场或将是一个新的增量市场,在开始应用前他们内部先做了测试,内部管理层和员工全部试用了GLP-1药物,他们内部测试使用后发现药物疗效较好,且副作用可以耐受。4月体重管理项目开始试运行,短短一月该项目就获营收20余万,且客单价较高,利润率也较好,5月正式推出。安德门诊联合创始人钟鹏在介绍该项目运营情况时讲了自己的体会,减肥业务需求巨大,市场巨大,是不错的赛道,但也要在开展业务前做好体系建设。专业人才培养上安德选择对已有的全科医师进行营养学、健康管理、内分泌代谢等专业知识进行全面、专业化的培训,同时建立起一套从评估诊断、到药物应用方案制定、治疗后随访、健康生活方式、营养指导、持续监测预防一个全流程的服务体系。药物谁都会用,开设减肥门诊的门槛也并不高,如何让顾客在自己的机构得到全面、专业、温馨、贴心、满意的服务,同时让顾客取得满意的效果,让客户更健康,才能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安德在体重管理这一项目上,不断打磨自己的服务模式与流程,取得了较好的患者口碑,而患者取得满意的效果后介绍更多患者就是最好的营销。

  针对当下的诊所门诊量下滑困境,安德门诊联合创始人钟鹏表示,疫情3年着实改变了人们就医的方式、习惯,现在人们患病后首先选择线上就诊买药,看不好才选择线下,失去的顾客可能再也回不来了,靠看普病就能过得不错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所以面对困境更要打磨好自己的服务体系,做好存量,寻找增量,诊所经营者要改变经营理念,做好转型升级,打造自己的特色专科。

  儿童减肥或也是门好生意。肥胖被认为是儿童健康的第一大杀手,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我国 6—17 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达 19%,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则为10.4%。如此大的基数让减重有可能会成为儿童长高外的又一大业务增长点,目前行业的痛点集中在治疗儿童肥胖主要靠饮食、运动两种方式,药物疗法还不适合儿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机会。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看到了潜在的机会先行先试开设了减重门诊。我们看到杭州临安区锦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圳新锦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近来均新设立了减肥门诊,都打算从中药治疗、埋线减肥、拔罐减肥、耳穴埋豆减肥、针灸减肥、中医膳食等方式切入减肥产业。另外我们还观察到很多社区门诊较早使用中医方法治疗肥胖,只是并未单独设立肥胖门诊。

  民营医院新的增长点。周口港区医院(周口烧伤医院)从2020年聚焦减肥这一新业务,是周口市最早开展减重微创代谢术的医院。4年来,已经为肥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等代谢疾病的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减重手术)达400多例。并围绕“减重”延伸出“体(体能训练减肥)、医(中西医内科减肥)、膳(膳食指导减肥)、术(胃转流支架和微创减重外科手术)”四大业务,成为该院一大特色。

  毫无疑问的是当下大多基层各医疗机构门诊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在做好“存量”的同时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大家必须要做的。而目前伴随着司美格鲁肽等药物正式获批使用,同时《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的发布更为“医疗减肥”提供了行业标准和治疗遵循,解决了治疗没有依据和疗效不确切这一痛点,同时现实中,肥胖已被单列为一种慢性病,越来越庞大的超重或肥胖人群愿意为“美和健康”买单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医疗减肥需求,医疗减肥行业或将成为一个新蓝海市场,接下来谁能围绕医疗减肥衍生出“服务+”的新商业模式并迅速铺开,或将成为“医疗减肥”行业新巨头。同时对基层医疗机构来讲,体重管理项目也是个不错的“新项目”,因为庞大的肥胖群体不可能都集中到三甲医院去治疗,近1.5亿的肥胖慢病人群未来最多打交道的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诊所。面对当下就诊人数下滑困境,诊所应当改变思维,与时俱进,不断“进化”,从传统的单纯“看病”到关注人民更加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同时在为人民创造健康价值的同时找到自己新的增长点。

标签: #减肥网站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