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均寿命研究:到底是谁在造谣说古人平均寿命只有30岁?

aaron 15 0

  (说明:第一部分资料来自百度,第二部分资料来自本人医学笔记、第三部分资料来自通行版的《千家诗》;生卒年不详、或生卒年存在疑问的,均不列入,只选取有确定生卒年的资料。所有人的年龄由本人计算;第二、三部分全部手工录入,虽经认真校对,尽量保证数据正确,但不排除可能会有疏漏,敬请指正。)

  孙思邈 581年-682年——101岁(注:通俗历史资料显示其出生年为581年,但是学术界的研究结果均认为其出生年为541年,即141岁,见《孙思邈医学全书·孙思邈医学学术思想研究》。此处按通俗资料为准)

  2、这份名单中,武将或武将出身的政治人物,以及被政治迫害死于非命的,为数不少,均属于非正常死亡。

  2、以上共68人,平均年龄为63.6岁。其中60岁以上40人,占58.8%;70岁以上13人,占19.1%;80岁以上6人,占8.8%;90岁以上0人。

  :以上共192人(不含第二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7位),平均年龄67.7岁。其中60岁以上的136人,占70.8%;70岁以上80人,占41.7%;80岁以上33人,占17.2%;90岁以上12人,占6.3%。

  这批简牍作为西汉末年内郡政府的文书档案,其细致性、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确为过去所发表的五类汉简(酒泉、张掖、武威、罗布泊等)中所仅见。这批文书档案出自一个确切纪年、明确身份的西汉东海郡功曹史师饶的墓中。文书档案,包括私人文书和汉赋佚篇都是墓主人生前特定地位应该掌握占有或保管收藏的档案和资料,完全可以排除随意制作的可能性。而作为陪葬品带入地下,不仅是汉代葬俗的反映,而且为了希企其仍然具有位宠职高一如生前的地位。因而又确立了这批简牍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尹湾汉墓简牍的学术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它对于秦汉史、中国政治制度史、档案史、军事史、术数史、文学史、书法史、简牍史以及古籍整理和档案保护技术的研究,都将提供全方位的第一手资料。北大裘锡圭先生说:“对尹湾汉墓的简牍怎样评价都不过份。”

  自然灾害。古代人类预警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有限。暴雨、洪水经常可以淹死很多人,每一次黄河决堤都是大量生灵涂炭;一场台风可能让整个村庄消失,这在今天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事;一场6级以上地震可能会毁掉半座城市,死伤无数,因为古时候的建筑质量跟今天不可同日而语;遇到蝗灾、旱灾之类的,那更是惨不忍睹,人民流离失所,饿孚遍野……

  粮食短缺。粮食短缺跟天灾很大的关系,但是还不仅如此。古时候的粮食产量非常低,直到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出杂交水稻之前,湖南省衡阳市的水稻平均亩产不过600斤!可想而知古代在没有化肥、农药这些东西之前,产量只会更低。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没有粮食,战争很难取得胜利;没有粮食,国家就不会太平;没有粮食,人民就会被逼揭竿而起……然后,遭殃的还是老百姓,或者饿死,或者战死,或者染病而死……

  战争原因。如果说在战争年代,人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我也是会相信的,因为第一场战争都有大量20岁左右的青年、甚至青少年在战争中死去!几乎没有任何一位历史学家能否认:战争造成的大量伤亡,是直接拉低中国古代人均寿命的主要原因,没有之一。来一组数据:

  秦朝末年:2000万——汉初:600万,70%人死亡西汉末年:5959万——东汉初:2100万,65%死亡

  隋朝末年:4602万——唐初:1235万, 73%死亡安史之乱前后:5292万人减至1699万人,68%死亡宋朝鼎盛时:9347万人——元灭宋后:887万人,91%死亡!

  明朝末年:1亿人——清朝建国时:1800万,80%死亡清朝太平天国起义前:4.3亿,之后:2.3亿,2亿人死亡!

  。政治原因包括很多方面: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斗争,互相倾轧残害;“文字狱”;党争;“诛九族”;皇帝或权贵一不开心就杀人取乐,一开心也杀人取乐;各种政治迫害;内臣与外戚的斗争;文官与武官的斗争;以及各种上不得台面的政治因素,使很多人死于非命。

  多妻制与多子女因素。为什么这个也有关系呢?多妻制必然造成男性的疲于就会,毕竟不是所有男人都像赖小民这样的牛逼,普通男人就是应该一对一就够了;一夫多妻还会使部分女性得不到满足,或者争风吃醋,造成肝气郁结、郁郁而终。刚刚说了,古代很容易就出现饿肚子的现象,子女太多有时候难免就会出现夭折(文革之前中国还有很多这种情况);还有很多年老色衰之后生下的小孩先天体质很差……

  交通与信息欠发达。我们现在的人已经很难体会这个交通和信息不通畅对生活带来的不便了。十多年前我去青海的时候亲眼看到,青藏高原上有些牧民住在帐篷里,生病了只能自己到高原上找点草药,找不到就只能等死。为什么呢?因为交通成本太高、时间太长,急病根本来不及救治,慢病还要看有没有那么钱和时间去慢慢治。信息问题,比如吴又可在吴江治瘟疫,他得自己亲自到现场收集病人信息,综合分析拟出处方,但是他的有效处方仅限于在吴江地区,无法快速传递到全国其他地区,所以就算他控制住了吴江的瘟疫,但其他地方依然无治。

  其他因素。其他比如李白喝酒死、王勃溺海死、黄元御过劳死……各种各样的原因,不一而足。当然,这些因素现在也有。

  瘟疫。古代的瘟疫主要看各地当地的医生水平,因为无法全国用一个通用方去治病。比如王孟英把自己忙得半死,连自己年幼的女儿染了瘟疫都没时间抢救,最后救下的人也非常有限。如果是换在现代,他一个人可以救一整个国家!

  纵欲、妓院与性病的广泛传播。古代权贵富贾阶层,甚至平民百姓,都有很多纵欲的途径,古代的妓院是合法的。但是性病的传播也是很恐怖的,很多人都是染“花柳病”而死的。

  。古代的医学不像现代这么发达,也没有西医辅助,导致一些病症失治或误治,这个也是一个原因。但是这个原因并不像某些人说的那么严重,一般病人只要去找医生,大部分都能获救。相对来说,古代欧洲的几次大瘟疫造成的大规模死亡,则比古代中国严重得多。过度迷信。有些人太过于相信封建迷信,过早的主动或被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90岁以上约占6.3%。2、在汉代的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普通城镇,80岁以上老人占比3.26%,90岁以上老人占比0.84%;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80岁以上老人占比1.57%,90岁以上老人占比0.15%。

  4、平均寿命的延长,主要因素是和平,与医疗本身的关系不是很大。美国的医学目前领先全球,但人均寿命全球排名第43位(2019年)。

标签: #中国古代人均寿命研究:到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